學習科技,我認為顧名思義即是用來學習的科技,從遠古時代人類向大自然學習的方式到現代教師用白板,黑板,粉筆教導學生,沒有電腦的時代學生就上圖書館拿百科全書找資料,再到運用科技產品的協助教學例如遠距教學,電子白板,電子書等,人類的學習方式一直不斷的再改變,而學習新知識也以爆炸性的方式大量的吸收,因此我認為現在最重要的學習關鍵即是:科技與學習的結合,人類必須懂得如何運用科技來挑選自己所需要的資訊,並從中獲得最有效率的學習,運動科技所接收到鉅量知識,也帶來了新的難題,因此最重要的就像是Peter Morville "Ambient Findability"一書中所寫的
辨識資訊的能力,是生活的核心技巧
這個環境讓人目眩神迷:書、雜誌、報紙、廣告看板、電話、電視、電玩、電子郵件、簡訊、即時通訊、網站、部落格、維基百科…。這些溝通工具和資訊來源任我們處置,讓人感到刺激,人們能否善用這樣的環境?環境複雜度使得我們需要「資訊能力」。
從家庭百科全書中找「正確答案」的日子,已經不復存在。我們可以在微軟的Encarta光碟百科或者在Wikipedia線上百科中找答案,也可以用Google找答案,有這麼多地方和工具可以找,但是我們必須先知道如何搜尋?誰可以信任?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跨媒體的「資訊能力」是生活的核心技巧。
所謂的資訊能力(Information Literacy)是「一組能力,個人能夠辨識出何時資訊是需要的,且可以定位、評估、有效地使用所需要的資訊」。
在技術快速改變及資訊資源暴增的當代環境,資訊能力越來越重要了。因為現今環境複雜度逐漸增加,每個人都面對不同的、豐富的資訊選擇,在學校、在工作地點、在自己的生活中,透過圖書館、社群資源、愛好者組織、媒體以及網際網路,而且仍在增加中。
資訊能力是可以幫助個人成功的。身為一個顧客,如果能夠熟稔地使用多重媒體,便可以讓我們以最有效率的方式、最划算的價位,找到最好的產品。不管你正在買一本書、一部車子或一棟房子,網際網路都常常可以幫你省下許多時間和金錢。身為一個製造者,資訊能力可以幫助我們找到且保持最好的工作。知識的工作者被付錢,具有能力去找尋、過濾、分析、創造以及管理資訊,缺乏這些技能的人將會在數位裝置中迷失。
學習科技最重要的還是關於人類自我的學習,而科技只是學習上的輔助,讓人們能更有效率的吸取新知,我相信未來的學習方式必定朝向更快速,更有效率的方向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